現在一切都在變,并且變得很快。原來開布藝會,請來的都是經濟專家,講國際市場,國際貿易,什么貨幣政策,什么匯率。現在的會變了,請來了天貓、網上銷售,這都是變化。
網上銷售,我覺得一定是大勢所趨,但我們很多人,因為有太多的資源,有自己的店、自己的公司放不下。而恰恰就是有些年輕人,或者我們的后起之秀,他們手上沒有這么多的店面、資金、實力,就嘗試了天貓。我們是放,還是不放,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今后要探討的東西。但是今天我要講的東西,是我們整個家紡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以及現在面臨的問題。
布藝是我們家紡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布藝的產品主要包括:窗簾、窗紗、沙發布,墻布、壁布、沙發墊,也包括裝飾品和生活用品。隨著我國生活條件的提高,住房條件的改善,布藝產品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根據中國家紡協會統計的數據,現在主要布藝產業的規模,2013年,整個產值規模達到兩千億,其中出口500億,占布藝產值的1/3,內銷占3/4,窗簾產值的優勢不斷突出,這幾年不斷發展。其中窗簾面料產生的價值占80%,沙發布和其它產品占到20%。整個銷售,窗簾成品在這兩千億當中貢獻了1700多億,沙發布200多億,其它產業100億。我們中國的布藝企業,主要是兩大類,一種以生產企業為代表的,經營面料生產加工的企業。另一種以銷售為代表的,就是內銷成品窗簾加工的企業,比如說一些零售、專賣店。
我國目前生產型布藝企業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福建地區。其中浙江的生產規模占到整個全國量的60%。江蘇占到全國的20%左右,其余的20%是浙江、江蘇以外的一些省市,許多地方在發展中逐步形成集群。像浙江的余杭、海寧、桐鄉大麻鎮、紹興等都是著名的布藝生產集群地。我以輕紡城為例,講一下我們家紡行業的發展與變化--昨天大家參觀了輕紡城、家紡布藝市場。柯橋是布藝比較集中的地方,除了生產加工企業以外,也是布藝貿易的集聚地,因為它不僅賣全國的各地的東西,國外買來的也有。然后從這里把這些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和一百多個國家地區。中國輕紡城的演變,基本上也反映了我們中國布藝的發展進程。原來我們理解布藝只是在窗簾家紡這一塊的布藝,其實我們可以更廣泛一點理解為布料,很多服裝面料也能做成家紡,桌布、臺布,或者小飾品,這些都是布料轉變而來,所以,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理念的轉變,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時尚,越來越追求生活的個性化。要不斷的發展,不斷的改善,需要涉及我們原來沒接觸到沒想過的東西。

家紡面料與服裝面料可以相互轉換。尤為明顯的表現在窗紗上,跟女孩子搭衣服一樣。綜合的表現為特殊原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改變我們服裝面料,有的還代表了一種時尚。所以現在是一個多變的時代,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什么都有可能,并且什么東西都有被顛覆的可能,我們經常看到所發生的東西都是前所未有的。我是輕紡城出來的,它的發展、演變,能讓我們看到整個中國布藝的演變與進程。大家知道,90年代初專門的窗簾面料幾乎是沒有的,那個時候只是用點其他的什么面料代替。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需求發生很大變化,中國輕紡城正是因為這個需求發展壯大起來。現在窗簾面料層次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應該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我們的消費群體也在轉變,原來小孩子、年輕人的消費群體不可能自己買窗簾,父母買了裝完就行。現在都喜歡自己親自來選擇,個性化風格需求非常明顯。這些變化,逼著我們不斷創新,不斷改變經營模式和銷售渠道,未來的挑戰和考驗會更大。這個輕紡城發展到今天的確很大,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隨著網絡銷售量的增加,實體店的減少,挑戰便出現了。現在許多企業面臨著渠道"危機"。這個時代一切都在變。我們這么多年走過來的銷售渠道受到了重創,那么我覺得在未來,在網絡時代,我們應該利用好信息和信息化技術以及互聯網這一塊,以提升我們傳統產業的流通渠道和銷售模式,使其協同發展,我們應著力建設完善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新渠道,鼓勵我們的布藝企業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開展電子商務,促進行業競爭力的提升。希望各位布藝界的同仁,行業里面的年輕的精英們,為中國家紡布藝的發展獻計獻策,貢獻經驗和智慧,使家紡行業,我們的布藝行業有更大的發展更好的前景。
(辛文/姝臻 根據魏中華在2014布藝專委會上的講話整理)[編輯:姝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