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運行降幅收窄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家紡行業整體運行情況較上年同期出現大幅下降,但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有效控制,行業運行逐步恢復,各項指標逐步回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上半年全國1761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58.43億元,金額同比下降14.18%。協會跟蹤統計的246家樣本企業上半年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9.25億元,同比下降17.23%;跟蹤統計的14個家紡產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3.68億元,同比下降9.49%。降幅均較前幾個月明顯收窄。
行業質效恢復增長
自今年疫情復工以來,家紡行業積極調整產量與品種、去庫存、控制成本,以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從整體來看,家紡企業資金運轉基本良好。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1761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主營業務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收入降幅;累計庫存比例逐月降低;1-6月份累計三費比例也較一季度有所降低。行業利潤總額下降幅度實現逐月收窄,至1-6月恢復正增長,同比增幅為4.13%;利潤率為4.47%,比上年同期略提高了0.79個百分點。協會跟蹤的246家樣本企業利潤率為5.46%,較上年同期略提高了0.85個百分點。14個產業集群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7.34%,較上月有所收窄。
出口沖擊較為嚴重
海外疫情的持續蔓延給我國的家紡出口貿易帶來嚴重影響。據我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出口家紡產品共計136.2億美元,同下降21.14%,下降趨勢略有轉圜。出口產品數量同比下降19.41%,降幅較上月有所收窄。但出口產品單價降幅較上月有所加大。
從行業出口格局來看,受疫情影響,我國家紡產品出口市場格局發生變化,美歐日傳統市場份額不足一半。 今年1-6月,我國家紡產品對美歐日傳統市場出口64.8億美元,同比下降18.83%,占總量的47.16%。
美國是我國家紡產品出口的最大市場,同時是疫情重災區之一,今年上半年出口額同比下降21.17%; 1-6月對歐盟出口額為17.39億美元,同比下降21.46%。以各大洲分布來看,亞洲市場是我國最大的家紡產品出口市場,1-6月對其出口55.45億美元,同比下降18.97%,降幅相對較小;其中,對東盟地區出口18.52億美元,同比下降13.38%。對日本市場出口13.14億美元,同比下降7.59%,日本市場下降的主導原因是出口單價下降,同比下降了5.41%。
從出口產品品類看,布藝產品、毛巾產品和毯子降幅高于整體水平,分別下降了25.06%、32.01%和29.77%。
內銷趨勢逐步回暖
我國有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宏觀經濟實現穩步復蘇。進入二季度以來,隨著居民出行及消費活動放開,家紡內銷市場逐步回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今年1-6月全國1761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實現內銷產值533.85億元,同比下降14.09%,降幅較今年前幾個月逐步收窄。
二季度行業內銷規模基本恢復至上年水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今年二季度1761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實現內銷產值301.72億元,同比下降0.01%,較一季度內銷產值降幅大幅收窄了27個百分點。主要由布藝和毛巾企業拉動。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測算,今年二季度全國265家規模以上布藝企業實現內銷產值28.97億元,同比增長6.37%;214家規模以上毛巾企業內銷產值56.42億元,同比增長0.43%。
各子行業均衡恢復
從家紡各子行業情況看,床品、毛巾、布藝三個子行業均呈現緩和的回升態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今年1-6月全國948家規模以上床品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0.30億元,同比下降16.96%;214家規模以上毛巾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31.69億元,同比下降20.21%;265家規模以上布藝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0.08億元,同下降12.41%,下降幅度均呈現逐步收窄的態勢。
下半年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今年上半年家紡行業著力化解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斷提升發展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部分經濟運行指標出現回升跡象。但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前景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對全球供應鏈運轉和經濟運行造成的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下半年行業面臨的外部風險挑戰仍然較多。
在困難形勢下,行業實現平穩回升仍然具備積極因素。我國宏觀經濟的穩步復蘇展現了應對疫情沖擊的強大韌性,在產業體系完備、基礎設施完善及強大內需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更為凸顯。疫情期間,制造模式、產業鏈運轉模式、商業業態等方面的持續創新,促進了生產的穩步恢復和消費市場的改善向好,為各個行業穩步復蘇提供了新的立足點。另一方面,國家圍繞助企紓困、保就業、保基本民生出臺的各類宏觀政策效應將持續發力,為逐漸暢通經濟循環、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提供重要保障。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家紡行業還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努力克服下行風險壓力,保持經濟運行基本穩定。
[編輯: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