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迷霧重重,家紡企業走向何方?伴隨著intertextile在云端直播的結束,中國國際家用紡織品及輔料(秋冬)博覽會話題繼續
"intertextile 會客廳"本期嘉賓
徐博華 華爾泰國際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
疫情之下,我們這樣做
徐博華: 華爾泰是一家有著強大外貿基因的面料工廠,疫情的全球蔓延導致出口受阻,對我們是嚴峻的考驗。如此形勢下,我們做到了三個不停:與客戶的聯系不停,產品開發不停,內功修練不停。復工三個多月來,我們生產實行兩班運轉制,而且堅持不生產庫存;銷售收入的減少在預計可控范圍內;發貨和客戶付款正常,團隊工作狀態良好。
外貿轉內銷,我們這么轉
徐博華: 我認為內外貿并存尤其適合制造企業。華爾泰兩年前開始正式布局國內市場,去年收效明顯。在疫情下,內外銷并存模式有很大優勢。當然,完成這一布局并不容易,但越早開始越好。隨著疫情的消退,我認為外貿還是會好起來的,只是在交易模式和風險把控上,對企業有更高的要求。未來外貿的生態一定會發生明顯變化,我們需要從產品到服務進行重構。
云發展下,我們這樣玩
徐博華: 對于新的商業玩法,我們不抗拒,但也不會盲目跟隨。華爾泰至今沒有做直播,是因為考慮到產品特性和客戶定位。直播只是一種推廣形式,內容才是關鍵。我們這幾個月也在忙著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工作,嘗試像我們這樣處于傳統行業、規模也不算很大的企業如何搭建中臺,讓SAP、MES和OA這幾個系統產生協同,為未來的智能制造做好準備。我覺得這也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機會吧!
當逆風前行的勇者,
做破局而出的智者。
探索破局之路,謀劃發展之策。
intertextile會客廳
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