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騰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6助眠力洞察報告》策劃會成功舉辦。眾多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產學研精英力量齊聚一堂,共同圍繞家紡助眠產品的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探索健康睡眠的新趨勢與解決方案。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兆華,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朱曉紅、副會長葛江霞,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教授、博導王國和,中國睡眠研究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床品分會智庫專家劉克寶,青島大學紡織學院副院長田明偉,江南大學紡織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導肖學良,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教授、碩導李楠,安徽農業大學人體工程學院研究中心教授洪璐,安徽農業大學人體工程學研究中心負責人魏潔,中國睡眠研究會智庫專家朱雨晗,靈感咨詢(天貓)CEO承小馬,以及愉悅集團輪值董事長王玉平,海聆夢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倪晨,上海珍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妙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馮璉,騰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梅先明等20多位睡眠產業協同創新機制核心企業的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由葛江霞主持。

楊兆華致辭表示,當下睡眠問題已經成為困擾現代人的一大健康難題,不僅影響著個人的身心健康,也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發展。基于助力國人睡個好覺,推動助眠家紡產業發展的想法,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和中國睡眠研究會攜手院校/學術機構、家紡家居頭部企業,共同搭建了睡眠產業協同創新機制,并持續發布《助眠力洞察報告》。希望通過本次策劃會,能夠進一步推動《2026助眠力洞察報告》的落地實施,讓報告研究成果真正惠及廣大消費者,為提升國民睡眠質量貢獻力量,同時期待通過會議集思廣益,吸納更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家紡助眠力體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好地服務于家紡行業和廣大消費者。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信息部副主任、報告責編徐晶鑫系統介紹了《2026助眠力洞察報告》的初步架構與優化思路。報告將繼續緊緊圍繞“健康中國戰略”,把睡眠與生命健康緊密關聯;基于梳理出的助眠力影響路徑,把助眠力提升緊扣到當下的助眠消費需求上,圍繞睡不好、睡不著、睡不久這三大困擾國民的主要睡眠問題,給消費者提供更科學、更有針對性的產品解決方案;讓助眠改善策略與助眠需求相呼應,從根本上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會上,多位專家圍繞《2026助眠力洞察報告》的框架和構思,從健康舒適睡眠、健康療愈睡眠、健康智慧睡眠等不同維度提出了許多專業建議和思考,并作內容思路分享。承小馬針對助眠消費和睡眠場景,介紹了2026/2027助眠消費趨勢洞察;劉克寶專家分享了助眠力影響路徑的優化和提升思路以及助眠力評價體系展望;王國和教授從溫濕度、透氣度的維度分享了助眠力提升的改善路徑;田明偉教授從潔凈度的維度對抗菌防螨、材料潔凈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闡述;洪璐教授從睡眠承托系統維度分享了支撐、減壓、微環境調節三大核心突破路徑;李楠教授從中醫藥助眠的維度介紹了中醫藥與健康睡眠的關聯,以及提升助眠力的路徑;朱雨晗專家從運動、膳食營養、心理與情緒的整體改善維度分享了健康療愈睡眠的改善路徑;肖學良教授從近體睡眠環境監測的維度介紹了智能紡織品在睡眠監測與改善中的應用前景。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的特聘/終身教授連之偉,中國流行色協會的總設計師招霞,江南大學服裝系主任、副教授柯瑩因故不能出席本次會議。葛江霞和劉克寶代表這三位專家,分享了他們在智慧臥室環境、助眠色彩趨勢、被窩觸感等維度上的改善思路。

最后,朱曉紅介紹了2025年度睡眠產業協同創新機制推進情況以及對于2026年度重點工作的思考。目前,睡眠產業協同創新機制以“健康中國2030”為指引,圍繞六大抓手深耕細作,整合資源、搭建平臺、促進融合,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階段性成果;以產學研用一體化為紐帶,搭建起橫跨紡織科學、睡眠醫學、心理學、色彩學等多領域的創新橋梁。《2026助眠力洞察報告》的編撰是凝聚行業智慧、響應民生需求的關鍵之舉,需持續深化產學研合作,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賦能家紡板塊融入大健康,共同推動中國睡眠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


會議期間,全體與會嘉賓參觀了騰飛科技現代化的展廳與先進生產車間,近距離感受企業在睡眠產品研發與智能制造領域的硬實力。梅先明向與會嘉賓們介紹了騰飛科技的戰略布局、技術創新方向。
騰飛科技
騰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商業應用型智能化企業。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完美融合,為客戶創造出更多符合未來消費升級的高端智慧產品。
騰飛科技成立于1997年,2008年開始戰略確立科技轉型,加大在技術領域的研發與投入,致力于科技智造,現有219項創新專利技術,通過創新技術持續跨行、跨界,已布局“科技內衣/運動、科技成衣、睡眠科技、數字醫療、科技材料、科技汽車內飾”六大版塊。(文/徐晶鑫 圖/騰飛科技、海聆夢)
[編輯: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