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車行4個多小時,考察團來到了位于金邊200多公里遠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對特區運行情況和優勢特點進行實地考察。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是由江蘇太湖柬埔寨國際經濟合作區投資有限公司與柬埔寨國際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經濟特區,目的是為企業"走出去"實現跨國發展提供良好的投資貿易平臺。
西港特區是中國首批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是首個由雙邊政府簽訂建立雙邊政府協調機制的合作區,也是柬埔寨王國政府批準的最大的經濟特區。西港特區總體規劃面積11.13平方公里,首期開發面積5.28平方公里,以紡織服裝、五金機械、輕工家電等為主導產業,并集出口加工區、商貿區、生活區于一體。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容納企業300多家,就業人口8-10萬人。截止2014年7月,已引入來自中國、日本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60家,產業涉及服裝、鞋類、箱包、電子、家俱等。
特區負責人向考察團介紹,境外入區企業可享受柬埔寨相關優惠政策:一是企業用于投資建廠的生產設備、建材、零配件及用于生產的原材料等免征進口關稅;二是企業投資后根據產品種類最多可享受柬方9年的免稅期;三是利潤用于再投資免征所得稅;四是產品出口免征出口稅;五是無外匯管制,外匯資金可自由出入;六是無土地使用稅。
特區還負責為入住企業提供相關服務:1、以優惠的價格租賃或出售土地及標準廠房,量身定制廠房和配套設施;2、為入區企業商提供登記注冊,入境簽證,產品及設備進出口報關、商檢、招工、運輸等一站式"一條龍"服務; 3、引入中式餐飲公司,為入區企業員工供餐飲服務;4、引入物流清關公司、船運貨代公司及銀行;5、建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建了安保隊伍,并有當地警察署派駐正規警員,確保入區企業的人員及財產安全;6、聯合西哈努克省政府、勞工局協助入區企業招工;7、為入區企業提供經貿信息,推薦合作伙伴。
考察了解特區基本情況后,考察團成員就生產成本、勞動力資源、工會組織及所關心的其他問題與特區負責人進行了征詢和交流。西港特區中現有紡織企業多為成品加工,尤其是制衣業。據介紹,制衣業是柬埔寨最大的出口行業,該行業雇用了約60萬工人,出口額占該國出口總額的八成,對柬埔寨GDP的貢獻率超過15%。
楊兆華會長帶領考察團重點對特區中的家紡企業進行了現場考察調研,了解到當地工人比較喜歡從事家紡成品加工工作。較服裝而言,家紡產品縫制加工工藝相對簡單一些,批次量也相對較大,當地工人對家紡產品的加工技術更易掌握。楊兆華會長說,這個信息有價值,我們的家紡企業若入駐西港特區,不僅可以和其他企業一樣享受特區所有的優惠政策,而且招工方便,并獲得當地人工成本較低的優勢。這是一個家紡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新路徑。
西港特區負責人表示,特別歡迎中國家紡企業進駐西港特區,特區也將逐步引入面料加工生產,形成較完成的紡織產業鏈,為家紡企業生產提供更多的服務。西港特區負責人還特別強調,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是中、柬兩政府支持的項目,建有雙邊政府協調機制,每年都舉行兩國雙邊協調會議,這是入駐企業安全運營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魏啟雄)[編輯: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