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紡考察團4月18日晚離開米蘭,于當地時間19日凌晨抵達摩洛哥的經濟中心卡薩布蘭卡。
當天下午在法蘭克福公司摩洛哥代表及中國辦公室同事的陪同下拜會了摩洛哥出口促進中心(Maroc Export)。促進會秘書長Zouhair Triqui先生一行人接待了考察團并進行了座談。
Zouhair Triqui先生首先對考察團成員的到訪表示了熱烈歡迎,感謝楊兆華會長如約率領企業考察摩洛哥市場。隨后他向考察團介紹到,目前,摩洛哥紡織業年產值約為60億歐元,其中約40億歐元出口到歐洲市場,20億歐元在本地市場銷售。據預計,在未來10年本地市場對紡織產品的消費額將增長到40億歐元。紡織和服裝工業是摩洛哥排名第二的支柱產業,作為摩洛哥政府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紡織品工業在摩洛哥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摩洛哥紡織行業就業規模為20萬人,是摩洛哥就業人數最多的行業。由于地理和文化上的接近,歐洲成為摩洛哥紡織業的主要市場。
為了推動紡織業的快速發展,2013年,摩洛哥工業貿易新技術部公布了2025年紡織產業規劃,主要內容包括:增加生產規模、提高和更新生產技術及提升地區和國際競爭力,使得摩洛哥在紡織領域成為國際和地區上具有示范和領頭羊地位的國家。中國將成為摩洛哥良好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紡紗、編織、輔料等領域,并將促使其完成出口目標。
談及在摩洛哥的投資優勢,Zouhair Triqui先生指出,摩洛哥已經同土耳其、美國以及歐盟和阿拉伯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獲得了這些國家的市場準入機會,促進了摩洛哥與這些國家間的雙邊貿易。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摩洛哥更便捷地進入其他市場。
此外,他認為在企業經營成本方面,中國同摩洛哥不相上下。"在這里,紡紗機器運行一天的成本同中國幾乎一樣。摩洛哥紡織工人的基本工資是每月200歐元,包含所有的稅費,這與中國相差不多。更重要的是離歐洲更近,離歐洲的消費者更近,對市場需求能夠作出更快的反應。"他還指出,"這對摩洛哥來說也是一種機遇。中國企業能夠幫助我們完善產業鏈。摩洛哥紡織業充滿機遇,無論是生產還是設計領域,機會無處不在。"
為了吸引海外投資,摩洛哥政府正在積極制定更加優惠的激勵政策。摩洛哥政府承諾向在紡織業投資的外國企業返還最多20%的資金。與此同時,摩洛哥的自由貿易區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各種優惠政策,例如免關稅和簡化海關手續等。
楊兆華代表考察團成員感謝了摩洛哥出口促進中心的精心安排,并逐一介紹了團員的企業情況。考察團成員也就投資環境,原料價格,人工成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詢問。討論熱烈而友好。楊兆華指出,兩國紡織行業都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差異較大,市場需求不同,貿然投資也會因不了解當地的市場情況而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企業在當地尋求的合作伙伴,資源共享的同時發揮各自在當地的市場優勢,從而使利益最大化并且相對降低投資風險,也避免了惡性競爭。 Zouhair Triqui先生也非常贊同楊兆華的建議,認為他的觀點符合當前的發展形勢。
最后在楊兆華的建議下,兩個協會初步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共同為兩國企業構建合作交流平臺,讓更多的企業獲利。
會談結束后考察團一行又考察了位于卡薩布蘭卡市中心Derb omar市場。市場成立于1920年,是摩洛哥最大的貨物批發和零售點,在此有大約2300家店鋪,銷售家紡產品、廚房、服裝等各類生活用品。(中家紡 幽蘭)
[編輯 立夏]